О сомнительной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бюджетных средств в Китае...
12-12-2008 08:22
к комментариям - к полной версии
- понравилось!
第一大浪费是各级官员随意上项目。一些项目不经科学论证,不经集体讨论,或者是为了政绩,草率上、赶时间上,结果造成项目不成功,这些都是动千上亿的资金。如满地的鱼鳞坑,从外表看,不仅好看,而且特显政绩,但是能够成活的很少,或者坑里就没有种子。
第二大浪费是公款吃喝。每天各大饭店80%到90%是公款吃喝,就是在中小饭店吃饭的,也有很大一部分想办法找单位报销。有人统计每年公款吃喝达3000亿元到4000亿元,我看这个统计还是保守。以本省消费水平计算,一个公务人员一年公款吃喝1万元计算,全国约5000万公务人员,全年公款吃喝就达5000亿元。如果再加上公款开会,培训等,公款吃喝消费就更是天文数字了。
第三大浪费是公款出国旅游。改革开放20多年,居民手中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,并且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,多数公务人员的国内旅游已基本完成,一些较好的旅游地,利用开会、培训或自费都已去过。近几年已转向到国外旅游,所以就各部门、各单位千方百计地找理由到国外去考察、培训、参观、访问,再加上公派留学,数字就很多了。一个人平均按4万人民币计算,全国按5%的公务人员出国计算,约有250万人出国,费用约为1000亿元。
第四大浪费是国内的考察、学习、参观、访问。每年以各种名义在国内进行的流动人员也是很可观的。考察、学习、参观、访问涉及的工作量只用2—3个小时就可完成,而其余的时间(一般为3—4天)则用来在当地进行旅游,费用无法统计。
第五大浪费是公车消费。各级领导干部都配备不同标准的坐车,少则十多万元,多则几十万元;一年燃修费在2万元到6万元之间,再加上司机工资、补助,全年一个公车的费用是很多的。这样的一个费用,真正用到公务上的时间和费用,大约是整个费用的四分之一到十分之一,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是用在私人的活动上。
超豪华办公楼和设备也是近年来的新浪费领域。国家规定,每个工作人员平均工作用房应为20平方米,但现在新盖的办公楼,人均可达50—60平方米,有的更多。办公设备也是什么豪华买什么,一个新的设备使用不到一年,就又要更换办公设备。
вверх^
к полной версии
понравилось!
в evernote